母亲的担忧
“慈⺟手中线,游子⾝上⾐。临时密密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舂晖。”这首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昑》,仅用了寥寥几句平易的、读来朗朗上口的语言,就为我们再现了一个伟大慈⺟的生动形象。诗中使用了人们司空见惯而又容易疏忽的情景,描写了一位⺟亲对孩子的爱。如果说“临时密密

”只是用动作描写了⺟亲的爱的话,那么那句“意恐迟迟归。”就将⺟爱的心理状态很实真、很细腻地传述了出来。这一动一静,将⺟亲对孩子的深深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此诗虽然已经流传一千多年了,可今天读来,依然具有极強的震撼力,依然在触动着一代又一代“游子”的心扉。
“意恐迟迟归。”是将浓浓的,牵肠挂肚的⺟爱,蕴涵在担忧的语意里,让我们感受到了⺟亲那复杂的,难以言表的心情。是啊!普天下的⺟亲,有哪一个不为自己的孩子担忧的呢?不论孩子是刚刚咿呀学语,还是已经成人立业;不论是在自己的⾝边,还是远在千里之外,⺟亲是永远要为孩子担忧的。孟⺟择邻而居,担忧的是孟子没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岳⺟刺字,是担忧岳飞不能努力为家国尽忠报国;蔡⺟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婉拒了亲友们的资助,是担忧长此以往,会使蔡元培失去刻苦耐劳的品德。正是这种充満了真正⺟爱的担忧,为华中民族造就了一个个不朽的英才,也彰显出了⺟亲的伟大,⺟爱的伟大!
前几年读报,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消息,说的是一个贪官⺟亲的故事,也是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亲的故事。这个故事曾经让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以至于这位⺟亲的感人形象也总是在我的脑海里萦绕着,挥之不去。
这是一位生活在农村的⺟亲,含辛茹苦地将孩子拉扯大,孩子后来当上了大官。当亲戚朋友、老少乡亲们都为此而⾼兴的时候,这位清醒的⺟亲在为孩子的进步而⾼兴的同时,却也在深深的担忧着。在教育孩子要为民人好好工作,做一个廉洁的好⼲部的同时,老人还做出了严格的家规:谁也不能打着孩子的旗号为自己办事,谁也不许沾孩子的光。这位⺟亲的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为孩子减轻后顾之忧,让孩子在导领岗位上能够免除⼲扰,不犯错误。
虽然有老⺟亲一再的谆谆叮嘱和教诲,可这个不肖之子却把⺟亲的话当作了耳旁风,大肆地⼲起了贪污败腐的勾当。但在回家探望⺟亲时,面对⺟亲的询问和担忧,为了蒙蔽自己的⺟亲,还装出一副可怜相来,向自己的⺟亲哭穷。而信以为真的老⺟亲,就更担忧了,她怕自己的孩子因为生活困难而

而走险犯错误。于是老人就将自己省吃简用节约下来的,不多的几个养老钱全部拿出来给了儿子。可以说,只要儿子好好的,做⺟亲的把命搭出去,都会再所不辞的。可怜天下⽗⺟心啊!
令人遗憾的是,⺟亲的担忧最终成为了现实,她的孩子因贪污败腐而东窗事发了,受到了法律的严惩。得知消息的⺟亲犹如挨了当头一

,哪里承受得住这样沉重的打击,气愤至极、失望至极的⺟亲,一口气没上来,悔恨

加地离开了人世。
这个实真的,充満了悲剧⾊彩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不论你是在⺟亲的⾝边,还是远离⺟亲千里之外,不论你是享受着⾼官厚禄,还是正在吃苦受累地打工,你的⺟亲都在为你惦记着,担忧着。做为⺟亲,当然希望孩子学习好、工作好,捷报频传。但⺟亲最最希望看到的,心底最最期盼着的,还是那句亘古未变的老话:平平安安!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舂晖。”⺟亲那绵长的爱,是永远也报答不完的;而⺟亲为孩子的担忧,也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当你在人生的道路上迈出每一步的时候,你可以什么都不想,也可以什么都不念,但你一定要想想你的⺟亲,一定要念念你的⺟亲,因为,老人家正时时刻刻为你担忧着呢!
m.vVj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