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陈希瑞文集 下章
云淡风轻秋意浓
 一个秋⽇的下午,天气很好,光洒満了整个院落。⽗亲拿起一柄小䦆和几袋子,放在小推车上,对我说:“走,上西小荒帮我掰苞米去。”

 说走就走,出村向西,路过一个长満蒲苇的大湾,我跟⽗亲一前一后,不用一袋烟的功夫,西小荒就到了。

 所谓的西小荒,就是人们过去拉土变成的荒地,以前雨⽔大,一到雨季,西小荒就成了一片汪洋,在光下闪现着一片粼粼波光。后来,雨⽔变得稀少起来,荒地就闲置起来。上了岁数的⽗亲闲不住,利用一冬一舂的工夫,一撅头一撅头地刨起来。碰到硬杂物,就一一捡拾出来,将刨出来的地面加以平整。⽇复一⽇,汗⽔没有⽩流,心思没有⽩费,竟然刨出一亩多地,种些麦子和苞米,居然很有些收获。收获季节,麦子、苞米,小屋里堆得満満当当。

 不过,⽗亲也有收成不佳的时候。就像戏文里说的,人不能总是过五关斩六将,也有走麦城的时候。有一年,⽗亲在西小荒里种了一片⾼粱,看看都吐出红穗了,偏偏遇上秋涝,⽔泻不出去,⼲着急没办法。幸亏⾼粱耐旱耐涝,生存能力极強,在⽔里照样活泼泼张扬着自己満的个。时间一长,⽔里有鱼了。偶尔从西小荒路过,还可以看见,鱼儿跃出⽔面,啄一口低垂着的⾼粱粒儿,真是一道美丽的乡村风景呢。

 ⽗亲常说:“不种地,一把老骨头闲的难受。”有时说“吃自己种的东西,不掺一点假,心里踏实。”想一想,⽗亲说的是大实在话。

 可是,毕竟⽗亲年老了,佝偻着⾝,再也难以伸直了。看看,刚走进苞米地,才掰了一小半,头上就已经冒汗了。我在后面杀苞米秸子,随着手起手落,铮亮的小镢头寒光一闪,一棵棵⾼挑挑的苞米秸子,就静静地躺在地上了。我见⽗亲不赶趟了,就说:“歇歇吧?反正就这么点营生,耍着玩着也就⼲了。”可⽗亲就像没听见一样,并没有闲下来的意思。我便蹲下来,稍作歇息。抬眼望去,⾼远的天空中,随意飘散着几缕淡淡的云,⾼⾼的苞米秸秆上,光与影织在一起,风儿轻轻,苞米叶子不时地随意摇动几下。苞米子一个个长得很结实,看着就叫人満心的喜。有时候,面吹来一阵凉慡的风,浑⾝感到惬意极了。

 就在这时,不远处,忽然传来一阵大马力拖拉机的轰鸣声,原来是村里的兴旺哥正驾驶着⽟米联合收获机在地里作业。随着大联合的一路冲突,大片大片的⽟米地消失了,割下的⽟米子被装进汽车拉走了,只留下一片空旷的田野。

 正在我胡思想的时候,兴旺哥的大联合来到我们⾝边,他从⾼⾼的驾驶室里探出头来,先是朝我一笑,再把目光投向⽗亲,用手拍一下大联合,大声说:“叔,就你这么一点苞米,用这个大家伙几分钟就给你割完了。”⽗亲挥挥手,笑着说:“你忙你忙,谢谢喽!”兴旺哥笑着点点头,一踩油门,大联合一路轰鸣着超前奔去。

 我知道,兴旺哥这些年种地种发了。自己就种着近百亩地,家里的大联合、大马力拖拉机好几部。据说,兴旺哥还四处⾼价划拉地,要继续扩大经营规模,看来,种上三五百亩地没问题。⽗亲周围的大片土地,据说明年都要叫兴旺哥租种了,看来,⽗亲的这一点地也很快就要叫兴旺哥“吃”掉了。我既有些欣慰,又有些忧虑。

 但不管怎样,只要⽗亲不撒口,这点儿地还是归⽗亲所有。用⽗亲自己的话说,不种地,这一把老骨头就会闲的难受。或者说,吃自己种的东西,不掺一点假,心里踏实。

 往后,各家各户忙种地,很可能就要被一种新兴的农场主式的经营方式所取代。眼下,经营几千亩、几百亩地的新兴农场主,在当地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农民被上楼,也不再是新闻。但不管怎样,民以食为天,生命还是要延续,新的东西,往往都是从旧的上面催生出来的。我知道,那个叫村庄的地方,那个有着旺盛的人间烟火的地方,胞⾐埋在大树下,那是断脐之所在,理应心存感恩,心存敬畏。  M.VvjXs.Cc
上章 陈希瑞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