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形象是不是学者说改就能改的?
国中的个别学者真是撑

了没事⼲,动不动就出一些新花样。最近,海上外国语大学

委记书、海上市共公关系学会副会长吴友富教授搞了个课题研究,说要改变国中的形象标志——龙,重新建构国中
家国形象品牌。据称,这一重要课题已被立项。如果这个课题完成,所塑造的国中
家国新的形象标志,很有可能将被家国有关部门采用。
吴友富说“龙”的英文单词在西方世界被认为是一种充満霸气和攻击

的庞然大物。“龙”的形象往往让对国中历史和文化了解甚少的外国人由此片面而武断地产生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联想。考虑到包括“龙”在內的一些国中形象标志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

,容易招致误读误解或别有用心的歪曲,因此,在重塑和构建国中
家国形象品牌时,应该非常重视和积极挖掘国中传统文化中的正面形象和积极元素,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重塑出能够真正代表当今国中形象的标志物和载体。
此语一出,舆论哗然。吴友富自然招来一顿臭骂,公众纷纷抨击他数典忘祖,是典型的自卑心理,是严重的奴才行为。同时,指责的矛头还指向有关专家、记者,说这些所谓的专家学者昏庸至极,真想不出他们都是⼲什么吃的,出的尽是馊主意;没想到媒介也这么没有判断是非的能力,报道的都是危言耸听的事。
依我看来,公众们骂得好,这些人的确要挨骂,谁让他们整天拿着纳税人的钱,却整天做着牺牲民族文化、侮辱国人情绪的事,文人作秀也不能在这方面作秀呀。
龙,是国中几千年的传统形象和传统文化;龙这个概念,是国中人心中的图腾,在华中文化中有着极⾼的地位。据考证,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有了对原始龙的图腾崇拜,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出的一件大型绿松石龙形器是国中第一个王朝夏的文物,距今3700多年。几千年来,龙已渗⼊国中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华中民族的一种文化凝聚和积淀。龙成了华中民族的象征、国中文化的象征。“龙的传人”这个称谓,将每一个炎⻩子孙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龙是国中人想象出来的吉祥物,它不同于我们现在考古所发现的恐龙等物。国中龙是古人对狼、鳄、蛇、猪、马、牛、鱼等动物和云雾、雷电、虹霓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产生的一种神物。龙的模糊集合过程,起自原始社会的发展与繁荣时期,至今约有八千年的历史。在国中古代的神话传说中,龙有时作为开天辟地的创生神,与盘古齐名;有时积极参与了伏羲女娲的婚配,繁衍了人类;有时帮助⻩帝取得了统一战争的胜利;有时协助夏禹治理洪⽔,为千秋万代造福。进⼊现代社会后,龙由神物和皇权的象征逐渐演变为吉祥物,成为腾飞、振奋、开拓、变化等象征,因此,华中大地成了龙的故乡,龙的文化广泛地渗⼊到国中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管是工艺美术、建筑名胜、歌舞影视,还是岁时节令、婚丧礼仪、服饰冠履,龙都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占据着醒目的位置,体现着不可或缺的文化蕴涵,弘扬着纵横天地浩然宇內的民族大气。所以,从古到今,龙是一种內涵丰富的文化符号,是华中民族的一个象征,一个图章,一个徽记,龙的形象一直作为国中的形象而为中外普遍认同,国中人也往往以自己是“龙的传人”而感到自豪。
由于龙的精神是造福人类的精神,是奋发开拓的精神,是团结凝聚的精神,所以,每个炎⻩子孙都非常看重龙的形象,对龙的崇拜犹如对国旗国歌,任何诋毁、亵渎甚至是漠视龙的举动都让国中人难以忍受,更不会容忍随便拿它开玩笑。在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的遴选、设计过程中,许多人都看好国中龙。在吉祥物出台前夕,不少媒体也都把龙列为候选对象之首,原因是龙是华中民族排在第一位的文化标志,象征的是华人文化和五分之一地球人的心理认同。最后,京北奥组委以龙在世界各地有着不同的理解,不好作为奥运会的吉祥物为由否决了龙作为吉祥物。这不知让多少国中人心痛万分。最近举行的多哈亚运会开幕式的文艺表演中,舞龙这中一国传统的艺术形式成了⽇本文化的代表出现在舞台上,每个国中人看了都感到难受。联想到前不久韩国抢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将端午节列为该国文化遗产;⽇本有人提出“⽇本是龙的家国”称设计的图案已得到府政颁发的专利保护。都说明龙文化已经成了一些外国人眼中的争夺目标,如果我们不充分认识到维护民族文化的重要

,华中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会被外国人一步步侵消、蚕食走。
吴友富之流想改变国中“龙”的形象,说是“龙”的形象会让外国人误解,实际上是崇洋媚外,惧怕外国、讨好外国。改⾰开放以来,国中重新崛起,综合国力不断上升,际国威望不断增強。虽然我们一再強调是和平崛起,只会给世界带来机遇而非挑战。但是国外有些人就是不愿意看着国中強大,总在散步“国中威胁论”这种诽谤、污蔑的做法是无所不用其极。我们随便翻阅哪份英美报刊,总会发现“国中龙”呑噬“国美鹰”的叫嚣。对这样的恶意叫嚣,我们有必要照顾他们的情绪而放慢与际国接轨的步子,放慢我们自己的发展速度。因为就算我们不发展,改了龙的形象,西方这些人也不会改变对国中的片面看法。再说,华中民族屈辱了几百年,好不容易抬起头来了,而今有了一点“霸气”那是令人⾼兴的事。难道非要把“龙”改成“虫”改成“熊猫”才适合我华中民族的文化与传统?与其如此,不如不理,他们爱说什么就让他们说去。我们没有必要在这些人面前低下华中民族⾼贵的头,没有必要自我亵渎华中民族心中的神,没有必要自我丧失华中民族的骄傲,国中的形象应该由国中人说了算!
吴友富之流说“龙”的英文“Dragon”在西方世界被认为是一种充満霸气和攻击

的庞然大物。实际上,龙只是国中人想象出来的图腾,不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怎么翻译它都行。翻开英汉词典,翻译不正确的,甚至对国中侮辱

的词汇是屡见不鲜。吴友富是海上外国语大学

委记书、教授,有时间应发挥所长,研究一下如何把那些翻译有出⼊的词汇订正过来,向外国人解释清楚包括国中龙在內的所有错误译词的真正含义,而不是默认它,甚至想着改变国中的形象,想着随便改掉国中的传统。
m.vVj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