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之莲
一
说到莲,不能不说到江南,⽔乡泽国,青荷绵延“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但以六朝为盛。采莲的多是年少女子,她们纤

束素轻舟短棹,或手捏一

青篙,在⾼过人头的碧⾊荷叶里轻盈滑翔,若隐若现;吴侬软语,娇笑连连。那是一个热闹而又风流的季节,江南多美女,她们

着笑船隐伏于万倾荷叶里,唱着情歌,招引着各自心里的如意儿郞。⽩居易有《采莲曲》曰:“菱叶萦波荷颭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郞

语低头笑,碧⽟搔头落⽔中。”一采莲女子于荷花深处,忽遇郞君有娇羞万状以至于钗落⽔中。接下来该是郞君下⽔捞钗,那女子船旁倾情注目,四目相对视时秋波流转,霎时一阵清风拂来,莲叶之波如丝绸般涌向天际,缕缕荷香沁人心脾,让才莲的女子、郞君意醉情

。
二
江南之莲,

倒过多少诗人,已无从考证。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的荷花在初生的红⽇或渐落的夕

里,一碧万倾且远连天际,红荷点点,仿佛碧天里的星子燃烧,亦真亦幻。最接近荷的本质的该是雨中之荷,清纯清纯,纤尘不染。雨脚淅沥

绵,轻轻敲击叶面,依岸听雨,仿佛有悠扬的琴韵在荷池的花叶间轻盈流转,缭绕回环,不绝于耳。目之所及,滴滴晶莹的⽔珠在叶面滚动滑落;胭脂的瓣花托着细密的⽔滴,让你想起出⽔的粉面,馨香在如烟的⽔舞里,恍惚中有出浴的美眉披散着

漉漉的长发款款走来,有倏忽只见了荷池里娇嫰的瓣花,含着媚惑的笑。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舂芳歇,王孙自可留。”就连田园诗人王维也愿意为江南的莲叶美景而留下,看来江南不能没有这青青之莲。看,那边轻摇小船归来的女子“兴尽晚回舟”惊起了一滩鸥鹭。
三
莲,仿佛是爱情的象征。
南曲绝品《西洲曲》里有云:“开门郞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郞郞不至,仰首望飞鸿。”
诗中渗透了一个江南女子对情人的悠长思念,爱情一如⽔一样纯洁,又在“彻底红”中体验到爱情的的成

和热烈。忆郞郞不至,

绵悱恻,难以派遣中只好借南风“吹梦到西洲”梦怀里想起与情人约会的西洲。
自周敦颐写过《爱莲说》之后,莲就似乎成了君子的形象。陶爱菊,爱这花中隐士,可隐士目下里少有了,自称君子的倒不少。莲究竟该象征爱情还是君子,我想大概个得其所吧。君子也不能没有爱情,况且那采莲的大多是妙龄美眉,我想这君子大概该満意了吧。
四
莲,又为江南凭添了一份清丽婉约又媚妩温馨的神韵。
科场意失的柳永流连坊曲,一曲《望海嘲》将江南钱塘之地歌昑得流金溢彩,据说金主宛颜亮闻歌此词,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挥师南侵之念。又说:“荷

桂香,可妆点湖山之清丽。”
此中说法未⾜为凭,但这荷⾊的

丽确实凭添了江南富庶之地的丰饶,尤以“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一句,让我们想起的莲仿佛⽔乡泽国这位丽人的裙裾,少不得的。
文章到了最后,想起此篇题目该是“
江南之莲”呢还是“江南之恋”?哦,应是因“莲”而“恋”姑且写作“江南之莲”吧。
m.vVJ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