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操纵和操纵舆论
2006年的时候,写了一篇《民意绑架和绑架民意》,那时候坛论刚刚有点利用民意和绑架民意的苗头,人们还没有利用舆论和绑架舆论的经验思维,当时我就提出了如何绑架民意的四种牌:“悲情牌”、“逆反牌”、“愤青牌”和“正义牌”三年后,因特网的

锋使得人们已经对民意绑架和绑架民意应用的炉火纯青了,但是舆论绑架和绑架舆论上依然幼稚低劣,我想,是不是到了该写续篇的时候了。
(一)舆论

纵
网络是“庇民”的唯一伸张场所“庇民”对此投⼊了太多的希望和

情,《乌合之众》中有这么一段精彩的描述“各种观念、感情、情绪和信念,在群众中都具有病菌一样強大的传染力。这是一种十分自然的现象,因为甚至在聚集成群的动物中,也可以看到这种现象。马厩里有一匹马踢它的饲养员,另一匹马也会起而效尤;几只羊感到惊恐,很快也会蔓延到整个羊群。在聚集成群的人中间,所有情绪也会迅速传染,这解释了恐慌的突发

。头脑混

就像狂疯一样,它本⾝也是易于传染的”
现在的人不是仇富,而是恨敛财无道、为富不仁占大多数;现在不是人们仇官,而是恨为官不廉、

纵舆论的技巧太拙劣。“悲情牌”和“逆反牌”是人们进行舆论绑架的主要武器,现在不仅仅是受害方能娴

运用人们仇富仇官被害迫狂的极端武器,现在那些施害方,也多开始采取同样的方法,争取引导舆论或者是改善舆论,最不济也可以利用人类的多疑,而使得本来事实一面倒的事件,变得扑朔

离。现在的喜儿,要想蹋稳受害的基石上、在舆论的当口去正常伸张,却会发现⻩世仁也在搭更⾼的楼台控诉自己、甚至刘文彩也出来见一个坟头哭一座坟。
就拿罗彩霞被人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为例,这牵涉到录取大学违章发放录取通知书、户籍管理部门失误、当地招生办在调档一系列违章

作的利益链,这事件可怕还在于,一个活生生的人,全部⾝份被人代替,如果任由这种肆意妄为败腐下去,那么谋人

命而取代对方⾝份,以后也是没有可能做出来的事了。我认为,罗彩霞当然有权力利用网络找回自己的权利、甚至也有继续利用网络舆论取得一个对自己更有利现实结果的权利。
但是夜一间“王峥嵘未必想伤害罗彩霞,但“罗彩霞却存心要致对方于死地”、“罗彩霞你站出来!你向王家开价200万是不是真的?”“王峥嵘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牛马镇

委记书,现在被撤职下岗”、“(呼吁)深⼊湖南天津实地了解实真的罗彩霞”这样的集团舆论夜一间噴涌而出,纷纷对罗彩霞人品进行指责。我认为,罗彩霞不过是个小县城的农村小姑娘,她不可能象圣⺟玛丽亚一样放着圣光。但其个人任何表现,绝不是这件事我们值得关注的地方,而是这件事背后的败腐利益链,这条利益链,也随时可能会是

上我们每一个无辜人项上的绞索。看到有人说“王峥嵘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牛马镇

委记书”我真的想为这个民族流泪了,恰恰正是一个小小的镇

委记书,就有这瞒天过海的本事,这说明我们整个制度败腐透了。受害者利用舆论

纵的群体的群情

涌而为自己伸张,被触动利益者,也可以利用自己的力量,反咬对方⾼官朋友、反咬对方敲诈勒索、从而在舞弊者的寻死觅活的悲惨中,牢牢抓牢了“悲情牌”和“逆反牌”这两张最好使的绑架舆论的工具。现在是连敌人都化妆成贫下中农打⼊“产无阶级”內部了,那么,以后未经过训练的庇民们,要么被

变得更聪明,要么就彻底失去了舆论主导的工具。
与以前的陈胜吴广式个人煽动型的“舆论

纵”行为相比,现在更是诞生了一种舆论

纵的、叫“网络公关”的行业,你只要随便搜索下“删除负面新闻”的关键词,就可以看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

的网络舆论控监系统、強大且及时的网络负面舆论的处理能力…”之流的大量广告,这些网络公关公司,收取钱财后,一方面用广告投放的形式在刊登负面新闻的大型门户网站,要求其删除负面新闻,往往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象新浪、网易等大型门户一边因舆论新闻起家,一方面又为金钱而出卖舆论,有句话说的很恰当“媒体其实就是个子婊!”这种职业化、商业化的清侧行为,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无聇的行为,它们的祸害,就在于太容易被威权和利益阶级利用,成为镇庒群众舆论时候,官方不宜出面,使唤民间狗咬狗的“

子”
(二)

纵舆论
今天上网各大门户看到一则新闻:“山东员官地震哀悼⽇公款旅游被免职后复出”说的是去年5月因在地震后组织旅游被免职的原滨州市工商局

组记书局长邵立勇,现在重新获任威海市工商局副局长职务。这在当今央中三令五申严管公费旅游火头上的今天,没有比这则新闻让我们对这个体制更失望了。难道我们国中真的缺乏人才到了如此的地步?如此正撞在

口上的“严厉处罚”都能被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那么我们有理由就认为,当初舆论的正义感,就被这种虚晃一

的政治给绑架了。所以,舆论

纵是庇民的游戏,而

纵舆论才是⾼明的政治。
再说说说杭州富家弟子飙车案,如果不是

警板凳决定庇股、庇股决定脑袋的时速70迈的非职业的发布会,以及杭州本地在事件发生后一连串的媒体封杀习惯,我想,不会闹成这么轩然大波的,这种舆论环境,还会恶

循环至,给肇事者刑法之外的严刑,从而来换得舆论的息事宁人。这前面杭州

警和杭州宣传部门的一系列行为,就是当今各地地阀偏爱“

纵舆论”的缩影,而后面的做法,实际上也就是前倨后恭的被“

纵舆论”
现在地方的员官都有这么一个倾向:“群体因为夸大自己的感情,因此它只会被极端感情所打动。希望感动群体的演说家,必须出言不逊,信誓旦旦。夸大其辞。言之凿凿、不断重复、绝对不以说理的方式证明任何事情——这些都是公众集会上的演说家惯用的论说技巧”从专制习惯中的指鹿为马习惯、以为绑架舆论就能主导一切,大多的时候,恰恰是事与愿违。但我有点担心,如果以后的贪官们懂得了把硬着路的“

纵舆论”变成了软着路的“舆论

纵”那么,庇民最后的一点网络空间也将被挤杀了。
(三)舆论如何用去

纵民意?
1、不厌其烦地重复:
我很欣赏乌合之众里的这么一段:“做出简洁有力的断言,不理睬任何推理和证据,是让某种观念进⼊群众头脑最可靠的办法之一。如果没有不断地重复断言——而且要尽可
M.Vvj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