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冰心在壶文集 下章
伊人几时走过水边的芦荻
 喜《诗经·秦风·蒹葭》,是第一次在大二时读她,那样的秋意和深情,竟让我怦然心动,不噤潸然泪下,成为我最爱的古诗之一。

 一个静静的清秋之晨,启明星刚刚隐去,微明的晨⾊中,一望无际的青苍芦荻在晨风中摇曳,苇叶上闪烁着着秋光粼粼的⽩⾊露珠。纵横错蜿蜒盘行的河道,离扑朔朦胧可见的洲渚…这一切,构成一幅清冽的秋⽔晨光图。晨光中,倒影在河⽔中的抒情主人公⾝影依稀可见,他面对河湾⽔网,谛听瑟瑟秋风,远望芦苇,仿佛爱的‮望渴‬从他怅惘的目光中流泻而出——所谓伊人,在⽔一方。

 《蒹葭》就这样将空灵幽缈的深秋之景与惆怅茫的怀人之思相互融,成为千百年来一直感人至深的诗歌意境。

 在《诗经》丰富多彩的情诗中,《蒹葭》风格独异,以其清婉、苍凉而给人美的享受。这便是我钟情于她的原因所在。

 蒹葭苍苍,⽩露为霜。所谓伊人,在⽔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央中‬。

 蒹葭凄凄,⽩露未晞。所谓伊人,在⽔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中坻。

 蒹葭采采,⽩露未已。所谓伊人,在⽔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中沚。

 清人方⽟润评《蒹葭》:“兴起,虚点其地。展一笔,实指居处,仍用虚话之笔,妙妙。”《蒹葭》正是把主人公一往情深的‮实真‬感情,通过起兴,反复叠唱,注⼊景物之中。首先映⼊读者脑海的是苍凉的芦荻,凝霜的⽩露,曲⽔盘流,点点沙洲,很快让读者感受到主人公的存在,甚至他所追求的“在⽔一方”、“在⽔之湄”、“在⽔之涘”但不见人物行动的直接描写,所见的是“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而伊人却“宛在⽔‮央中‬”、“宛在⽔中坻”、“宛在⽔中沚”就在这种可望不可及之中,主人公內心的躁动和对爱的呼唤,以及惆怅‮意失‬的意绪,明明⽩⽩地从诗句中流出。那芦苇、⽩露、河道、洲渚都被主人公一往情深的注⼊而意象化了。在情景融中,读者进⼊了诗的美学意境而深受感染、陶醉,从而消融自我。由此,怀人之思更绵隽永,爱慕之情更深切执著。难怪清人王运闿说《蒹葭》:“写情⼊物而苍凉凄动,如‘洞庭秋波’之句,千古伤心之祖。”

 爱《蒹葭》,爱的就是这份情与景,就是这种深蔵诗中的意蕴。  M.vVJxs.CC
上章 冰心在壶文集 下章